第一部冲喜欢的音乐,最后也确实被音乐打动了的电影。最后Charlie说出 “We Are Infinite” 的时候响起《Heroes》的前奏,像等到一场注定会到来的相遇,谢谢David Bowie,谢谢摇滚乐。
我们总是在电影中看自己。这是一部给内向的人、给有过悲惨过去的人的片子,相对应的,也会有人遗憾自己过的太过平淡,没有经历过苦难,这是童年的幸运,却是成年的不幸。
或许现在想来你会觉得,自己的校园时光黯淡无光,没有跟任何人有过爱恨情仇,没有一起疯过闹过,喜欢过的人再也没有联系,青春的回忆就这样消失,过于内向,拒绝和人接触谈心,没有Sam和Patrick这样主动愿意接触自己的朋友,没有人注意过角落里的自己。甚至会在某一刻开始怀疑,这么多年了都没有遇到同频的朋友,是自己有问题,而不是命运。但依旧期待遇见同频的人,连上宇宙的WiFi。
8月2号,在朋友圈里看到《The Wall》的电影海报,这一天Alan Parker去世了,可是 “Hello” 后面,没有人接 “Is there anybody in there?”,最差最差,会不会有人因为这个海报来说自己也很喜欢这部电影?很可惜,一个人也没有。或许会很难过吧,觉得自己是不是处在了一个错误的圈子里,怎么会一个志同道合的朋友都没有呢?会不会希望有个人可以说“那句hello还是水爷唱最有感觉!”内向的人,或许曾经幻想过,有人会对在角落的自己感兴趣,可是等了很久都没有,失落过后,有人就这样内向下去了,有人开始用外向伪装自己,把自己推到虚伪的快乐。可随着不断成长,内向的人终有一天会开始接受真正的自己:我就是一个内向的人,我就是不喜欢跟没有共同话题的人聊天,我就是不喜欢主动与人接触。认清这一点,怀着期待地心情想要在新环境中找志同道合的朋友,一段时间的亢奋后发现没有,于是又变成了那个冷漠地与人保持距离的自己,在大家逐渐熟悉有了自己小圈子的时候,你却没有任何想继续交往的对象,变得独来独往了。于是不再期待在这些人里找朋友,也不再期待有人能看到wallflower的自己。
26min时,三人经过隧道时出现了Tunnel Song,是《Heroes》!隧道里吹风听《Heroes》,也太酷了吧!而更酷的是,Charlie在这个隧道里喜欢上了足够自由的Sam。
此时的我坐在电脑前,身后马上大四的实习生室友开心地玩着吃鸡,她是否明白自己未来的路在何方?自己的校园生活即将结束?她会在若干年后遗憾自己的高中时期只有学习,而没有跟朋友发生更多故事吗?如果想要变得更有自己的想法一些,那么势必就不能在错的人身上花时间了,遇见前我们都在蛰伏。
除了对于未来可期,影片也向我们传递了一个感情观:We accept the love we think we deserve(37min),这是Charlie向英语老师提出自己关于“为什么一个人总跟不对的人在一起”的问题时老师的回答,并且他还鼓励Charlie “we can try”。
有意思的是,青少年的我们特别容易喜欢一个人,或许是灿烂的笑容,或许是篮球场上帅气的身影,或许仅仅只是因为她今天穿了一条我特别喜欢的裙子,喜欢总是来的那么突然与不计后果,喜欢就是喜欢了,即便只能暗恋,那也是漫长的青春。可随着年纪渐长,或许是因为经历过几段无疾而终,或许是一直都没敢迈开那一步,我们变得越来越胆小,开始有了“择偶观”,以至于被问到喜欢什么样的人时,你回答“没有具体的类型,喜欢上了就是了”后会遭到对方的质疑:“这也太难找到了”。对他们来说,爱情好像变成了买菜,列出条框,奔着目标去,挑挑拣拣选出自己满意的那个。在处事方面,可能你是一个目标明确,会制定计划的人,可在感情,或许就是会因为一个人的手指触感冰冷而喜欢上对方,在同龄人看来,这会是幼稚到可笑了吧,毕竟我们都是步入职场的“成年人”了。
内向的人总是在等待,某一天做出改变时其他人才会发现,原来他这么早就开始准备了。可能现在的你,在这一天之中最有活力的8个小时的工作里,感觉自己活着就是在等死,没有热情,却还没有找到改变的方法,再等等吧,或许只是时机未到。
不去否认任何一种生活方式,每种生活都有适合它的人,尊重每一个选择每一种生活的人,因此,也可以相信自己不属于这里,会找到属于自己的路,也相信自己那时候会有改变的勇气,因为, we are infinite。